学科建设
首页 > 学科建设 > 重点学科 > 正文

重点学科

分析化学

2005年获分析化学博士授予权

2008年分析化学国家精品课程

200910月将承办全国分析化学年会

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得有关物质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形态和形貌的信息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分析化学应用的领域有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能源科学等,这其中包含医药、卫生、生物和食品检测、环境检测、工业产品质量监控、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医鉴定与犯罪侦破等等。

本学科于2005年获得分析化学博士授予权。 目前研究的方向有化学与生物传感器、微悬臂梁传感器、表面分析化学、食品分析、药物残留分析、免疫分析、表面开关材料、量子化电容充电、药物分子电催化、纳米材料电极、痕量金属元素及形态分析、毛细管电泳、电色谱、液相色谱等、流动注射与联用技术等。在食品分析方面,胡效亚教授等用一次性碳膜试纸在5分钟之内可定量检测奶制品中三聚氰氨的含量,方法简易,成本低廉,申请了2项国家专利。刘曙照教授等人工合成保留了农药分子结构特征的半抗原,并采用活性酯法与载体蛋白质共价联接制备人工抗原。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对氯黄隆、氨基甲酸酯类、三唑磷具有高特异性的免疫分析;研制出克百威、甲萘威试剂盒及检测试纸,可用于韭菜、浅水藕等样本的检测。申请国家专利四项。王赪胤教授等研究用微悬臂梁传感器无标记免疫反应定量检测禽流感病毒取得突破性进展。 瞿其曙博士制备新型紫外衍生试剂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氟并成功用于所有20种标准氨基酸的衍生和液相色谱的快速检测,在国际性学术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国家专利1项。

用一次性碳膜试纸在5分钟之内可定量检测奶制品中三聚氰氨的含量

刘曙照教授研究的氰戊菊酯、氯黄隆、克百威、三唑磷等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及其试剂盒,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四项

微悬臂梁传感器无标记免疫定量检测禽流感病毒

2005年本学科承办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中国化学会、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的“第九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等知名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领导出席会议,近十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约300多人参加了会议,有180余篇学术论文进行了交流,是若干年来这一领域中规模较大的一次盛会

2005年4月第九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在扬州大学举行

2008年7月本学科承办了“第十三届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分析化学教学研讨会”。这是本会议历年来层次最高、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教学研讨会,有近200位的同行及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析化学项目主任、北京大学庄乾坤教授,教育部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王志林教授,教育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陈恒武教授,教育部化学类教指委委员四川大学李梦龙教授、中山大学李攻科教授、湖南大学王玉枝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杨屹教授、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厦门大学分析化学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郭祥群教授,北京大学分析化学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李克安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刘志广教授,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济南大学《工业分析》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魏琴教授等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大会报告。

2005年7月第十三届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分析化学教学研讨会在扬州大学举行

本学科从1999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从每年招收1名研究生到现在的每年招收17名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数达50多人。研究生在校期间需完成35学分的研究生课程,需作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其中检查报告和论文答辩,还要作一场学术报告。各课题组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与研讨会,介绍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和课题研究的中问题。研究生有机会参加全国性的分析化学学术会议。

2004年部分研究生合影

2004级硕士研究生答辩会合影

2008年分析化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

在教学方面,本学科承担了全校的理工农医8个学院15个专业的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分析等本科生课程教学任务。多年来,教学团队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团结协作,一心一意谋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8年分析化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有:

1. 校企共建精品课程

作为培养创新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了占全国总数91%以上本科生的地方高校,理工科课程教学应面向社会,面向行业,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基于这一 思路,近年来,课程组分别与扬子江药业集团质检科、江苏油田研究院实验中心、扬州农产品检测中心和扬州环境检测站等签订了共建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的合作协议,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课程的实践基地,促进产学研的合作,真正实现校企双方共赢、学生受益的目的。

分析化学课程组与扬州环境检测站的合作与交流

2. 中外合作建设精品课程

从2003年起分析化学课程与英国Huddersfield大学化学系的分析化学课程合作,双方带头人进行过互访。合作的内容包括网络课程资源共享;派中方本科生和教师去对方学校进行学习;交流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学术研究的交流等。对方课程重视学生个性、以学生为本、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至目前为止,已派出多名优秀学生经本院培训后去对方学校学习,分析化学的双语教学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与英国Huddersfield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的合作与交流

3. 本科生的创新实验训练

针对企事业单位日常分析检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开设研究课题,每个课题由2-4位学生参加,企业和本学科各出一名指导人员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对于难度较大的课题将以研究人员为主,学生参与,共同进行开发研究,促进产学研的合作。

朱霞石教授正在指导本科生创新实验的训练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创新材料与能源研究院)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
地址: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化学化工学院  邮编:225002